「健康促進醫院」運動:醫務管理新策略
林金定

「健康促進醫院」代表健康照護上的一個觀念上的改變;以往醫院的服務主要與個體疾病的治療有關,而非是大眾的健康促進,也因此傳統上醫院被視為二級與三級保健提供中心,但是這種情形到現在已經有了改變,醫院的角色與功能被擴展到初級的醫療保健和健康促進,這點從世界衛生組織1986年的渥太華健康促進宣言中,可以見到其醫療服務機構對於大眾健康促進所應負的責任,而尾隨在「健康城市」與「健康學校」之後,199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緊接著發展「健康促進醫院」計畫,最主要是為了提供醫療機構發展健康促進醫院的概念、方法及如何應用。
由於疾病型態的改變使得高科技醫療技術及藥物的使用率大增,為了使病人瞭解並配合治療過程,1960年代的醫院提供了關於病人的衛生教育,此為早期的醫療機構實施健康促進的模式,其目的是在於提供個人管理自身健康的技巧以持續維持並控制疾病,我們不難發現此時的醫療系統仍是以疾病的觀點來推行健康促進活動。然而有部分的學者認為醫療服務機構的任務僅限於疾病的照護範疇,而並不需要額外花費精力在促進大眾的健康,這無疑是限制醫院發展健康促進,到了1970年代以後可見到世界各國衛生政策的導向大多是注重促進健康與初段預防,這樣一來,促使醫療組織改變其服務內容,醫院的健康促進便強調要深入社區民眾,服務內容以預防保健服務為主,但是健康促進的工作僅限於疾病的篩檢與治療。
然而促使醫療組織改變其服務內容的主要因素是;世界各國體認到影響個人的健康因素是多重的,包括有生活型態、環境及社經狀況等,光是降低個人的罹病率和死亡率對增進健康的效果是有限的,而1986年世界衛生組織的渥太華宣言中提到醫療服務系統應該將服務的內容導向健康促進,而不僅止於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再者因醫療費用急速上升,為了減低醫療費用的支出,應鼓勵發展社區性的健康照護計畫,然而以顧客為導向的市場因素為最主要激勵醫院提供健康促進服務。促使醫療組織改變其服務內容的主要因素:

1. 影響個人的健康因素是多重的包括有生活形態、環境及社經狀況等,光是降低個人的罹病率和死亡率對增進健康的效果是有限的。
2. 1986年世界衛生組織的渥太華宣言中提到醫療服務系統應該將服務的內容導向健康促進,而不僅止於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有了此項的支持,從1990年開始世界衛生組織便積極發展健康促進醫院的網絡系統,現今已接近千家醫院與數十個國家的加入,其實健康促進醫院是將健康促進的概念融入組織的結構和文化中以促進組織的發展。
3. 醫療費用急速上升,為了減低醫療費用的支出,應鼓勵發展社區性的健康照護計畫,以顧客為導向的市場因素為最主要的激勵因子,健康促進不僅僅是目前世界的潮流,再者也為醫院顧客所需,這不僅可以加強醫院與社區的合作,提高醫院的聲譽,也可以增加醫院的財源,孰為雙贏。

「健康促進醫院」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在1980年代起始於歐洲的健康運動,由於現代醫院已經變成一個複雜的機構,組成份子如專業人員超乎想像的多元與獨立性,專業化分工的結果,各個分科的專業人員特質遠超過醫院與專業團體所能掌握的範圍之外。因此許多醫院現已面臨了整合困難與失調的困境,再加上內外在環境的變化,例如DRGs的實施、專業人員生涯的重新規劃、管理制度的改革、勞基法的規範、績效的考核、勞工安全衛生的規範以及醫療品質的改進等措施,都影響著醫院的經營與管理,更遑論目前正推動的醫療作業標準化、實證醫學或病人安全的發展,這些概念更加深醫療產業的競爭性。

「健康促進醫院」能提供整合性架構的一個思維方法。所謂「健康促進醫院」提供機構內員工改變,由原本感覺醫院是一個以「疾病」為導向的工作場所的概念,轉變成一個「正面的」思維方式。健康促進醫院的起始,除在醫院的環境中整合健康促進的原則與策略,主要目的乃在維護及促進員工、病患/家屬以及社區居民的健康,進而提昇醫療服務體系的服務品質,建立一個健康的組織,這個概念提供醫院主動落實維護和增進健康以及預防疾病的挑戰;因此,健康促進醫院是一個綜合性、整合性的醫院介入方式,並積極地與醫院的目標及任務呼應的一種策略。

為了達到「健康促進醫院」的目標,在台灣的發展,2002年9月由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國防醫學院公衛系(由我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我國第一個健康促進醫院研究計畫<營造「健康促進醫院」之先趨性研究:以某醫學中心為例>,首先於三軍總醫院推動健康促進醫院先驅計畫,在前院長陳宏一博士的大力支持與領導下,經由與三軍總醫院社區醫學部羅慶徽主任的團隊合作之縝密規劃,以健康促進需求評估為基礎逐步推動醫院健康促進活動;三軍總醫院遵照台北市衛生局訂定的「健康醫院評鑑標準」,積極的配合各項規定與實施步驟,先後在院內成立「健康促進委員會」,以統籌各項的健康促進活動,實施最大特色即是在委員會成立時,院長同時簽署本院推動「健康醫院」宣誓,並邀與會委員共同簽署,大家齊心共同推動健康醫院;在計劃推動過程中院長同時擔任推動委員會主任委員,以有效整合各項資源。醫院並先後陸續發展數個次委員會:例如「健康減重」、「體適能運動」、「心理衛生」、「員工健康檢查」、「促進健康飲食新文化」與「菸害防治」等,以解決與促進員工與社區居民健康;截至目前為止,三總仍透過有組織有計畫的推動健康促進活動,逐步邁向健康促進醫院的道路前進。

欣聞台灣目前推動健康促進醫院計畫有不錯的成果,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醫院區域網絡建立與台灣健康促進醫院學會的成立,皆是前輩們努力的結果。但仍有許多領域有待開發與整合,例如:如何將健康促進與臨床醫學結合,使醫院管理階層認同健康促進的效益,進而積極推動;此外,導引醫院以需求評估為基礎的健康促進推動模式,不致使健康促進推動只限於健康議題活動化,永續性才能確保;最後,台灣本土性的推動模式與評估指標的建立,才是健康促進醫院區域網絡建立的特色。上述這些議題是台灣健康醫院學會未來的任務與挑戰,但也是台灣醫療衛生與世界接軌的契機。

註:本文引自國民健康局九十六年度研究發展計畫「建構健康促進醫院網絡計畫」之健康促進醫院推動手冊



 


https://zirkonyumfiyat.com.tr/